随着回族经济的发展,回族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。在明代,根据明朝政府对伊斯兰教采取宽容政策,清真寺的数量不断增加,而懂得阿拉伯语、波斯语的人又较少,能读懂阿拉伯原文《古兰经》者更少的情况,一些清真寺开始设学培养宗教职学人才,兴起了一股经堂教育的热潮。到明中叶,伊斯兰学者胡登洲集各地经学教育之大成,着手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,使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。这种经堂学校称为“回文大学”,是一种私塾式的宗教教育。学校就设在清真寺里面,由阿訇招收若干学员,称为“满拉”,或称“海里凡”,传授伊斯兰教经典和功课。课本无统一规定,学制也长短不同,四五年至七八年不等。学员学到一定年限后,经开学阿訇、管寺乡官共同举行“穿衣挂幛”典礼,即可结业,或应聘到各地清真寺当阿訇,或到经堂任教。后来,在经堂教育上又逐渐形成两大派别。以胡登洲及其初传弟子为代表的陕西派,注重学问的专精;以常志美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山东派,则强调学识的广博。两派互相竞争,彼此促进,对经堂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除了经堂教育,许多地方还开设了私塾性质的书房、学馆,从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一类启蒙课本教起,直到讲授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。如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河南沙城回民马氏家族开办了“马家书房”,由马家世代执教,有众多的生徒入读,其中不少人后来考中了举人、贡生、秀才。嘉靖年间,云南回民马一龙辞官还乡,在寻甸修建“玉华山馆”,一边著述,一边教书,有不少回汉子弟入馆求学。还有许多回民,到各府州县学读书,直读到京师的国子监,并参加科举考试。仅云南保山闪氏一姓,在明末就出了21名举人、贡生和进士。明代著名的政治家马文升、孙继鲁都考中过进士,海瑞、李贽也考中过举人。因此,明代的回民不仅知识分子较多,而且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家、学者、诗人和科学家,对伊斯兰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。
相关影视:顺德港片区规划图最新